2016-09-18

如何讓腦力激盪產出更有價值的創意?


前兩天在看一份創造力的研究論文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,作者歸納出影響創造力學習的架構圖,這四個歸納出來的四大因素包括:動機因素、學習與思考因素、信念因素、個人人格特質因素。姑且先不論其歸納是否符合MECE原則,但我在其中看到一個很基礎,但卻常常被大家忽略的創造力要素,也是我們的教育中極度缺乏的。

這個要素被歸納在學習與思考因素中,是「凡事先求異再求好」

在史丹佛大學教授創意、創新、創業的名師Tina Seelig也曾在她的書中提到,當團隊進行發散思考,就必須思考到500個點子,這個階段才能結束。接下來的收斂思考階段,就是開始篩選點子。如何篩選?這在我們執行培訓或輔導案中,常被提出的問題。

經過探索,多數的團隊會採用用票選的方式,有些則是先發表再票選.....方法百百種。但,很常見的結果是,篩選出的點子平淡無奇,或是各組竟然是差不多的創意。

然而,大家都忽略了,從創意的發想到收斂,也是一個需要修正與重複(Iterate)的過程。

以下提出個人觀察後的歸納與淺見,若創意階段要做得好,如周碩倫老師不斷在課堂中所言,發散和收斂階段要分開進行(這一段,經課後追蹤,學員們一致認為是極大的提醒與收穫),而在發散與收斂階段,還有兩個小眉角要注意,

1.發散階段:點子要先夠多,如果真的能發想到Tina Seelig所說,針對一個問題發想出500個點子,這其中肯定已經有不少真的是進入天馬行空的Crazy ideas。要達到這個目標,必須熟稔並運用創意工具,結合參與者多元的思維與經驗才能做到。
2收斂階段:Tina Seelig提出篩選點子的一個重要條件是,把顯而易見的點子先放在一旁。因為顯而易見,代表的就是別人也想得到!這一點,是我讀Seelig教授著作時,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其一。這也恰好與上述的創造力論文所指的「凡事先求異再求好」是相同的思維。


大型企業學習商業模式創新,是要打掉重練嗎?

文章來源:周碩倫

昨天和北京的合作夥伴談創新,談到創新領域中常被提及的商業模式創新,例如:Innosight 的BMI 模型和俗稱商業模式九宮格的商業畫布 Business Canvas/ Lean Canvas。他們聽完之後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:這些模型的缺點是什麼?應用的時候要注意什麼?
商業模式創新是今年以來需求增加最快速的一門創新課。根據這幾年授課的經驗,及親自前往Innosight求經學習的過程,我的看法是:目前流行的商業模式創新模型,大多卻乏全局和脈絡關係,單純的期望從眾多顧客需求中(Job-to-be-done/ Customer Segment)找出重要的商業模式創新機會。即使機會成功了卻下一步的規劃,面對衍生的機會又要如何掌握?目前多數的商業模式創新培訓,最缺乏的就是掌握商業模式的全局和脈絡。創新終究只是曇花一現!
華德.迪士尼 在1957年即規劃了迪士尼的商業綜效圖,我覺得是比現行商業模式創新架構更好的思維模式。這張圖說明了迪士尼的「價值創造方法 Value Creation Formula」 和「綜效 Synergy」,也把「創新生態圈 Innovation Eco-system」的觀念融合在其中。這張圖不但標明了公司最重要的核心資產(Creative Talent of Studio),也說明了各項事業之間的互補和支持關係,對迪士尼的未來發展和可能遭遇的競爭提供了指引。此外,也催生出維持各項事業的競爭力所需的資源、流程、和能力,全面關照了迪士尼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!

「商業模式創新」其實應該要談價值創造的過程和綜效,而不是某一個特定的機會或風潮,尤其對於中大型組織企業而言。」Innosight 的BMI 和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 的 Business Canvas 本意也許宏大,但是往往在培訓過程中常常不小心誤導學習者只見樹不見林,而早在1966年即被提出的迪士尼商業綜效圖是大型企業另一個可以參考的方式!
Disney Synergy Map 1966


延伸閱讀:
1.哈佛商業評論 2013年6月號  說得出道理的好公司
2.BCG頂尖顧問教你轉型思考術:用五個步驟挑戰舊規則、啟動新未來!